科技賦能 傳統鐘表物聯新天地

匠心定制 華夏之聲悅傳千里心

公司新聞
  • 中國標準時間授時系統

    現代授時20世紀初期,無線電進入實用階段。1902年,法國首先在巴黎艾菲爾鐵塔頂層試驗發(fā)播短波無線電時號,取得成功。接著,德國、英、美等國相繼試驗,收到良好效果。于是,一個嶄新的無線電授時的時代開始了。目前,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通過短波(或長波)電臺每天發(fā)播各自的標準時間信號。有些國家還利用衛(wèi)星、電視和網絡系統,開展授時服務。我國現代授時工作,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原中科院陜西天文臺)承擔。國家授時中心的總部設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這里建有國家時間標準實驗室,保持著我國的原子時標準和協

  • 鐘表演變歷程中的工匠精神

    建筑大鐘在14世紀的歐洲已盛行,15世紀時出現了家庭用鐘,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擁有家庭用鐘是主人地位的體現,十六世紀初,德國‘紐倫堡蛋’的出現標志著懷表的誕生……從古代的日晷、沙漏、原始的機械大鐘到懷表,再到我們現在使用的腕表,鐘表的演變歷程詮釋著時下被廣泛討論的工匠精神。
    鐘表是文化、藝術、科技、珍貴材質與尖端手工藝的完美融合,它與其他藝術品一樣,有著體現其當時社會審美的人文價值,也兼具實用與欣賞價值,在制作過程中,每一位工匠對他所負責的每一道工序傾注全部的心力,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直至完

  • 詳解鐘樓鐘表文化的發(fā)展歷史

    在建筑大鐘發(fā)展的早期,人們對于時間的概念比較模糊,加上技術的限制,鐘樓大鐘只有一支時針。到了18世紀中期,鐘樓大鐘開始配備分針,在格雷厄姆擒縱機構及內部機芯結構改進等技術的進步,使得大鐘的走時越發(fā)穩(wěn)定、準確! ”M管目前世界各地的鐘樓鐘表所繼承的技術特點和建造風格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鐘樓大鐘在18世紀基本定型,過去的兩個多世紀里,世界上經典的鐘樓大鐘基本上延續(xù)了相同的結構,直至今日,但遺憾的是,在風雨飄搖的20世紀前半葉,許多鐘樓大鐘遭受毀滅性打擊和摧毀。 現在世界各地走時準確的大鐘,大部分都是由電

  • 沙特阿拉伯麥加飯店鐘樓大鐘工程

    麥加皇家飯店鐘樓 麥加皇家飯店鐘樓是一座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國的伊斯蘭教圣城麥加的復合型建筑。鐘樓建筑高度601米,共120層。建筑整體于2004年開工,是世界第三高樓,僅次于迪拜塔(828m)和東京晴空塔(634m)它是兩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世界最高的鐘樓(1900英尺),世界最大鐘樓大鐘(四個鐘面的直徑均為151英尺)。每個大鐘面都裝飾著LED燈,在夜里發(fā)出如夢如幻的光芒。鐘樓上還有一個寬敞的觀景臺,包括大清真寺在內的麥加景觀在這里都一覽無余。

  •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救世主鐘塔

    救世主鐘塔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救世主塔建于公元15世紀晚期,當時只是一座10層的紅磚塔。17世紀時,人們將克里姆林宮的鐘琴安置于救世鐘塔上,約200年之后又對其進行翻新修葺。高聳的救世主鐘塔背后就是恢弘的克里姆林宮,不遠處即是著名的紅場。塔尖上有一個五角星裝飾,閃閃發(fā)亮,并如風向標一般隨風而動。

  • 瑞士首都伯爾尼的鐘塔時鐘

    伯爾尼時鐘塔 伯爾尼的時鐘塔(Zeitglockenturm,瑞士德語Zytglogge)乃是中世紀老城的象征之一,是城內最古老的建筑物。13世紀,建造伯爾尼城時,它是作為連結城內和外界的一個出入口,是伯爾尼城的門戶,F在大家所看到的外觀,是15世紀火災之后重建的模樣。鐘樓上有一組多功能的天文鐘,除了顯示時間、季節(jié)、星象之外,還會有報時表演。每逢敲鐘時,約三層樓高的鐘樓上就會有一個小人搖搖晃晃走出來,用錘子敲打頭上的銅鐘進行報時,同時,鐘面下方又有“時間老人”揮動手中琵琶,一只公雞打鳴拍翅,一對小熊像走馬燈似的魚貫而過。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商易網絡 | 管理登录
seo seo